“一带一路”上,如何带上专利飞得更高?专家

新晟 / 2018-09-28

  原标题:站在风口,如何带上专利飞得更高?

 

  “一带一路”,连着历史,指向未来,不仅激活了人们对古代丝绸之路的遥远记忆,使它重新焕发活力,还为沿线国家创造了无限的发展机遇。相关数据显示,自2013年“一带一路”重大合作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达成约20万亿元人民币的贸易总额。

 

  巨大商机面前,我国不少企业跃跃欲试,开始谋划“走出去”。不过,有专家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环境存在差异,各国专利布局状况也不尽相同。

 

  目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的合作中,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是合作的重点,这些领域均涉及专利密集型产业。我国企业在“走出去”开展合作的过程中,一定要谨防各种专利风险,做好专利分析预警和专利布局,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寻觅商机 莫忘专利风险

 

  机遇常常与挑战并存,站在“一带一路”风口,也意味着前面很可能有“浪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李顺德看来,我国企业在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的过程中,至少面临五大风险。

 

  首先是地域性造成的知识产权风险。“国内一些企业的产品在中国市场没有遇到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但是一出口到国外,就可能惹上知识产权麻烦。其根本原因就是这些企业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点。外国企业的智力成果在中国没有取得知识产权保护,不等于在其他国家也没有取得知识产权保护。企业若忽视了知识产权的地域性问题,很可能吃大亏。”李顺德表示。

 

  其次是海外参展的知识产权风险。海外参展,意味着企业向公众展示、发布其创新产品。如果相关产品涉及的技术被国外企业已获得的专利所覆盖,则有可能构成专利侵权。在近年来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我国已有多家企业的产品被指控专利侵权,因此,海外参展的知识产权风险一定要警惕。

 

  “第三是知识产权构筑的非关税壁垒风险,这些壁垒通常和标准捆绑在一起。出口的产品中,往往会采用一些国际标准,这些标准中往往包含外国专利。”李顺德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应事先取得这些专利的实施许可,以免成为外国企业“封杀”我国产品向国外出口的依据。

 

  “另外,海关过境查扣的知识产权风险也要注意。很多企业出口产品,只重视出口目标国知识产权制度的研究,而未了解出口转运地知识产权环境,进而忽视了转运地的知识产权风险。近些年,已发生多起欧洲国家海关对过境转运的印度生产的仿制药进行查扣的案件,应引起我国企业重视。”李顺德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网络环境带来的知识产权风险也不可忽视,如电子商务中的专利风险、商业方法专利风险、域名风险等。

友情链接: 犀牛云链 | 济南商标代理 | 东莞商标代理 | 北京公司注册 | 香港公司审计 | 海外公司注册 | ISO认证 | 银川代办公司 | 东莞公司注册 | 香港公司注册 | 上海公司注册代理 | 代理做账 | 常熟注册公司 | 高速公路施工资质 | 上海注册公司 | 香港公司注册 | 徐州代理记账 | 东莞公司注册 | 香港公司报税 | 惠阳代理记账 |